Skip to content

F. Elongated Matrix - 题解

比赛与标签

比赛: Codeforces Round 531 (Div. 3) 标签: binary search, bitmasks, brute force, dp, graphs 难度: *2000

喵喵,这是什么任务呀? (题目大意)

主人,你好喵~ 这道题看起来有点复杂,但别担心,我们一步步来分析就好啦!(ฅ'ω'ฅ)

题目给了我们一个 n x m 的数字矩阵。我们可以任意地重新排列这些行的顺序。排好序之后,我们要按照一种特殊的方式来遍历它:先从上到下走完第一列,再从上到下走完第二列,以此类推,直到走完所有列。这样,我们就会得到一个长长的数字序列。

一个序列如果被称为 k-acceptable,就意味着序列里任何两个相邻的数字,它们的差的绝对值都必须大于或等于 k

我们的任务就是,找到一个行的排列顺序,使得这个顺序下产生的序列是 k-acceptable 的,并且这个 k 要尽可能地大。最后输出这个最大的 k 就好啦!

举个例子呐,如果行排好了序,是 p_1, p_2, ..., p_n,那么生成的序列就是: a[p_1][0], a[p_2][0], ..., a[p_n][0] (第一列) a[p_1][1], a[p_2][1], ..., a[p_n][1] (第二列) ... 然后把它们拼接起来。

让我想想怎么解决喵~ (解题思路)

这道题要求我们找到“最大的k”,这种“最大化最小值”或者“最小化最大值”的问题,通常都有一个非常厉害的通用解法,那就是——二分答案!喵~

1. 二分答案的魔法

我们可以对最终的答案 k 进行二分查找。假设我们正在检查一个候选的 kmid 是否可行。如果存在一个行的排列,使得序列是 mid-acceptable 的,那么对于任何小于 midk',这个排列也一定是 k'-acceptable 的。这个单调性让我们能够愉快地使用二分!

所以,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:给定一个 k,我们如何写一个 check(k) 函数来判断是否存在一个可行的行排列呢?

2. check(k) 的挑战与分析

让我们来仔细看看 k-acceptable 的两个约束条件:

  1. 同列约束 (Intra-column): 在同一列 c 中,任意相邻的两行 p_ip_{i+1},它们对应位置的数字必须满足 |a[p_i][c] - a[p_{i+1}][c]| >= k。这个条件必须对 所有 的列 c 都成立。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要把第 j 行放在第 i 行的后面,那么它们在每一列的差都得够大。最苛刻的条件就是它们在某一列的差最小的那个,也必须大于等于 k。也就是 min_{c=0..m-1} |a[i][c] - a[j][c]| >= k

  2. 跨列约束 (Inter-column): 当我们从一列的末尾(第 p_n 行)跳到下一列的开头(第 p_1 行)时,也需要满足条件。即 |a[p_n][c] - a[p_1][c+1]| >= k。这个条件也必须对 所有 的列转换(c0m-2)都成立。同样,这意味着 min_{c=0..m-2} |a[p_n][c] - a[p_1][c+1]| >= k

这个问题的本质,就是寻找一个包含所有 n 行的排列(可以看作图论中的哈密尔顿路径),这个排列需要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。

3. 状压 DP 的力量!

看到 n 这么小(n <= 16),我们的猫猫直觉就告诉我们,这可以用状态压缩动态规划 (Bitmask DP) 来解决!喵~

跨列约束依赖于排列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,所以我们的 DP 状态必须能记录这些信息。

  • 状态定义: dp[mask][i]:一个整数,用作位掩码 (bitmask)。dp[mask][i] 的第 j 位为1,表示存在一条路径,它访问了 mask 所代表的所有行,以第 i 行结尾,并且以第 j 行开头。这条路径暂时只考虑同列约束

  • 预处理: 为了让 DP 转移更快,我们先预计算出两个“瓶颈”矩阵:

    • g[i][j] = min_{c=0..m-1} |a[i][c] - a[j][c]|:表示如果将第 j 行紧跟在第 i 行之后,它们在所有列中差值的最小值。
    • h[i][j] = min_{c=0..m-2} |a[i][c] - a[j][c+1]|:表示如果一个排列以第 i 行结尾,以第 j 行开头,它们在所有跨列跳转中差值的最小值。
  • DP 转移:

    • 基础情况: dp[1 << i][i] = (1 << i)。意思是,一条只包含第 i 行的路径,它从 i 开始,在 i 结束。
    • 转移方程: 我们从小到大枚举 mask。要计算 dp[mask][j],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个更短的路径扩展而来。假设有一条路径访问了 prev_mask = mask ^ (1 << j) 的行,并以 k 行结尾。如果从 k 行到 j 行是合法的(即 g[k][j] >= k),那么我们就可以把 j 接在路径末尾。新路径的起点和旧路径是一样的。所以,我们将 dp[prev_mask][k] 中记录的所有可能的起点,都加到 dp[mask][j] 中。 dp[mask][j] |= dp[prev_mask][k]
  • 最终检查: DP 表格计算完毕后,我们就有了所有只满足同列约束的路径信息。现在要加入跨列约束了。 我们遍历所有 n 行,把每一行 j 当作排列的终点。

    • dp[(1<<n)-1][j] 告诉我们,当路径访问了所有行并以 j 结尾时,所有可能的起点 i 的集合。
    • 对于每一个可能的 (起点 i, 终点 j) 对,我们检查跨列约束 h[j][i] >= k 是否满足。
    • 只要找到任何一对满足条件的 (i, j),就说明存在一个完整的 k-acceptable 排列,check(k) 返回 true
    • 如果遍历完所有可能都找不到,就返回 false

这样,我们就构建了完整的 check(k) 函数,套上二分查找的框架,问题就解决啦!

代码实现 (代码时间到!喵呜~)

cpp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vector>
#include <climits>
#include <cmath>
#include <algorithm>
using namespace std;
typedef long long ll;

// check(mid) 函数:检查是否存在一个 k-acceptable 的排列,其中 k=mid
bool check(ll mid, const vector<vector<ll>>& g, const vector<vector<ll>>& h, int n) {
    // dp[mask][i] 是一个位掩码,第j位为1表示存在一条路径:
    // 访问了 mask 中的所有行,以 i 行结尾,以 j 行开头。
    vector<vector<int>> dp(1<<n, vector<int>(n, 0));

    // 基础情况:对于每个行i,存在一条只包含它自己的路径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dp[1<<i][i] = (1 << i);
    }

    // DP 状态转移
    for (int mask = 0; mask < (1<<n); mask++) {
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n; j++) {
            // 确保当前行j在mask中
            if (!(mask & (1<<j))) continue;
            // 尝试从前一个状态转移
            for (int k = 0; k < n; k++) {
                if (k == j) continue;
                // 确保前一行k也在mask中
                if (!(mask & (1<<k))) continue;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int prev_mask = mask ^ (1<<j);
                if (prev_mask == 0) continue; // 已经是基础情况了

                // 如果从k行到j行满足同列约束 (g[k][j] >= mid)
                // 并且存在一条访问prev_mask并以k结尾的路径
                if (g[k][j] >= mid) {
                    // 那么就可以形成一条访问mask并以j结尾的新路径
                    // 新路径的起点集合是旧路径起点集合的并集
                    dp[mask][j] |= dp[prev_mask][k]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
    // 最终检查:是否存在一个完整的排列(访问了所有行)满足跨列约束
    int full = (1<<n) - 1;
    for (int j = 0; j < n; j++) { // 枚举终点行 j
        int starts = dp[full][j]; // 获取所有可能的起点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 // 枚举起点行 i
            if (starts & (1<<i)) { // 如果 i 是一个合法的起点
                // 检查跨列约束
                if (h[j][i] >= mid) {
                    return true; // 找到了一个完全合法的排列!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
    return false; // 没找到
}

int main() {
    ios_base::sync_with_stdio(false);
    cin.tie(NULL);

    int n, m;
    cin >> n >> m;
    vector<vector<ll>> a(n, vector<ll>(m));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m; j++) {
            cin >> a[i][j];
        }
    }

    // g[i][j]: 行i和行j作为相邻行时,同列元素差的最小值
    vector<vector<ll>> g(n, vector<ll>(n, LLONG_MAX));
    // h[i][j]: 排列以i行结尾,j行开头时,跨列元素差的最小值
    vector<vector<ll>> h(n, vector<ll>(n, LLONG_MAX));

    // 预计算 g 矩阵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n; j++) {
            for (int c = 0; c < m; c++) {
                ll diff = abs(a[i][c] - a[j][c]);
                if (diff < g[i][j]) {
                    g[i][j] = diff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
    // 预计算 h 矩阵 (如果m=1, 此循环不执行, h保持LLONG_MAX, 这是正确的)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n; j++) {
            for (int c = 0; c < m - 1; c++) {
                ll diff = abs(a[i][c] - a[j][c+1]);
                if (diff < h[i][j]) {
                    h[i][j] = diff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   
    // 如果 m=1, 任何排列都是合法的, 只需要满足同列约束
    // 我们只需要找一个哈密尔顿路径即可
    // 此时 h[j][i] 都是 LLONG_MAX,check里的跨列约束会恒成立
    // 这时问题退化为寻找一条哈密尔顿路径,使得边权(g[i][j])都大于等于mid
    if (m == 1) {
        // 对于m=1,问题是找一个排列,使得相邻元素差值 >= k
        // 也就是找一个哈密尔顿路径,使得 min(g[p_i][p_{i+1}]) >= k
        // check函数可以正确处理这种情况
        // 我们只需要在主函数中正确调用check即可
    }


    ll low = 0, high = 1e9 + 7;
    ll ans = 0;
    // 二分查找最大的k
    while (low <= high) {
        ll mid = low + (high - low) / 2;
        if (check(mid, g, h, n)) {
            ans = mid; // mid是可行的,尝试更大的k
            low = mid + 1;
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high = mid - 1; // mid不可行,尝试小一点的k
        }
    }

    cout << ans << endl;
    return 0;
}

跑得快不快呢? (复杂度分析)

  • 时间复杂度: O(n² * m + log(max_A) * 2ⁿ * n²) 的说。

    • O(n² * m) 是预处理 gh 矩阵的开销。
    • log(max_A) 是二分查找的次数,max_A 大约是 10^9
    • O(2ⁿ * n²)check 函数中 DP 部分的复杂度。对于每个 mask 和每个 j,我们都要遍历 k
    • 虽然 n=162^16 * 16^2 看起来很大,但常数很小,而且比赛的时限是4秒,足够通过啦!
  • 空间复杂度: O(2ⁿ * n + n²) 的说。

    • O(2ⁿ * n)dp 表的大小。
    • O(n²)gh 矩阵的大小。

学到了什么新东西喵? (知识点与总结)

这道题真是一次超棒的思维锻炼,融合了好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呢!

  1. 二分答案: 解决“最大化最小值”问题的经典利器,能将判定问题和最优化问题进行转化。
  2. 状态压缩DP: 在 n 范围很小(通常 n <= 20)时,处理子集或排列问题的强大武器。
  3. 问题分解: 将复杂的 k-acceptable 条件分解为清晰的“同列约束”和“跨列约束”,并分别进行处理,是解题的关键一步。
  4. DP状态设计: 本题的 DP 状态设计非常巧妙!用一个 bitmask dp[mask][i] 来存储所有可能的起点,从而解决了路径终点和起点之间的依赖关系,这是本题的精髓所在。

只要我们能冷静分析,把大问题拆解成小块,再用合适的算法工具去解决,就没有什么难题能挡住我们!主人要继续加油哦,喵~ (๑•̀ㅂ•́)و✧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