喵~ 主人你好呀!今天遇到什么难题了吗?是这道关于基因组的题目呀。别担心,让本喵来帮你分析一下,保证让你茅塞顿开,喵~
题目大意
这道题是说,在一个叫做克雷姆兰王国的科学高中,生物课上讲到了基因组。我们把 “ACTG” 这个字符串叫做一个“基因组”。
老师为了不让 Maxim 同学上课打瞌睡,给了他一个任务:给你一个长度至少为 4 的、只包含大写字母的字符串 s
。你需要通过一系列操作,让 “ACTG” 作为 s
的一个子串出现。
操作的方式是:你可以把字符串 s
里的任意一个字母,变成它在字母表里的前一个或者后一个字母。比如,'D' 的前一个是 'C',后一个是 'E'。
这里有个特别的规则哦,字母表是“循环”的!也就是说,'A' 的前一个是 'Z',后一个是 'B';'Z' 的前一个是 'Y',后一个是 'A'。就像一个圈圈一样,喵~
我们的目标是,用最少的操作次数,在字符串 s
中构造出 “ACTG” 子串。
举个例子,如果输入是 ZCTH
,我们可以把 'Z' 变成 'A'(1次操作:Z->A),再把 'H' 变成 'G'(1次操作:H->G),这样字符串就变成了 ACTG
,总共花费 2 次操作。这就是最少的次数啦。
题解方法
唔... 要找到最小的操作数,该怎么办呢?让本喵的爪子在键盘上敲一敲,想一想...
有了!(ฅ'ω'ฅ)
我们的目标是在原字符串 s
中得到一个 “ACTG” 子串。既然 “ACTG” 的长度是 4,那我们只需要考虑 s
中所有长度为 4 的连续子串就行了呀!
我们可以像一只小猫在窗台上移动一样,用一个长度为 4 的“窗口”滑过整个字符串 s
。对于每一个窗口内的子串,我们都计算一下,把它变成 “ACTG” 需要多少次操作。
比如说,如果 s
是 ZDATG
,长度是 5。
- 我们先看第一个长度为 4 的子串
ZDAT
。计算把它变成ACTG
的代价。 - 然后我们把窗口向右移动一格,看第二个子串
DATG
。再计算把它变成ACTG
的代价。
把所有可能情况的代价都算出来,然后取一个最小的,不就是答案了嘛?就像找到所有鱼干罐头,然后挑最大的一罐吃掉一样,喵!
所以,核心思路就是:
- 遍历字符串
s
中所有长度为 4 的子串。 - 对每个子串,计算它和 "ACTG" 逐个字符的“距离”之和。
- 在所有这些和中,找到那个最小的值。
题解
好啦,思路清晰了,我们来看看代码是怎么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的吧,喵~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string>
#include <algorithm>
#include <cmath>
// 这个函数用来计算把一个字母 'from' 变成 'to' 的最小操作次数
// 字母表是循环的哦,比如 'A' 和 'Z' 就只差 1 步
// 距离就是在这个圈圈上的最短路径
int cost(char from, char to) {
int diff = std::abs(from - to); // 直接计算两个字母的数值差
// 比如 'A' 到 'D',diff 是 3
// 另一条路就是 26 - diff,比如 'A' 到 'Y',直接走是24,反向走是 26-24=2
return std::min(diff, 26 - diff); // 取两条路中更短的那一条!
}
void solve() {
int n;
std::cin >> n;
std::string s;
std::cin >> s;
// 我们的目标基因组~
std::string genome = "ACTG";
// 初始化一个超级大的数,用来存放我们找到的最小操作数
// 这样任何实际的计算结果都肯定比它小
int min_ops = 1e9;
// 这就是我们的“滑动窗口”啦!
// i 是窗口的起始位置,从 0 开始,到 n-4 结束
// 这样就能保证窗口内的子串长度总是 4
for (int i = 0; i <= n - 4; ++i) {
int current_ops = 0;
// 这个循环计算当前窗口内的子串变成 "ACTG" 的总代价
for (int j = 0; j < 4; ++j) {
// s[i+j] 是当前窗口的第 j 个字符
// genome[j] 是 "ACTG" 的第 j 个字符
// 我们把每个位置的代价加起来
current_ops += cost(s[i + j], genome[j]);
}
// 看看当前的代价是不是比我们之前找到的还要小
// 如果是,就更新我们的最小记录!
min_ops = std::min(min_ops, current_ops);
}
// 所有窗口都检查完啦,min_ops 里就是最终答案了!
std::cout << min_ops << std::endl;
}
int main() {
// 这两行是为了让输入输出更快一点,打比赛的时候很有用哦
std::ios_base::sync_with_stdio(false);
std::cin.tie(NULL);
solve();
return 0;
}
知识点介绍
这道题虽然不难,但里面也藏着一些可爱又实用的小知识点呢,主人快来记一下喵~
暴力枚举 (Brute Force) 我们的解法其实就是一种暴力枚举。因为题目给的字符串长度
n
很小(最大才 50),所以我们可以把所有可能的情况(也就是所有长度为 4 的子串)都检查一遍。在处理问题时,先看看数据范围,判断暴力解法是否可行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好习惯呢!滑动窗口 (Sliding Window) 我们用
for (int i = 0; i <= n - 4; ++i)
这种方式来遍历所有固定长度子串的技巧,是“滑动窗口”思想的一个最简单的应用。这个思想在处理数组或字符串的连续子区间问题时非常非常常见,比如求“长度为k的子数组的最大和”等等。循环距离 (Circular Distance) 计算两个字母在循环字母表上的最短距离,我们用了
min(abs(a-b), 26 - abs(a-b))
这个公式。这是一种计算环形距离的标准方法。这个概念不仅可以用在字母表上,还可以用在时钟(比如计算 11 点和 2 点之间的最短时间差)或者环形数组等问题上,是个很灵活的小技巧哦!
好啦,这次的讲解就到这里啦!主人是不是完全明白了呢?如果还有问题,随时可以再来找本喵哦!喵~ (ฅ́˘ฅ̀)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