喵~ 主人好呀!今天由我这只小猫娘来为主人讲解一道非常可爱的入门题目——A. Soldier and Bananas!这道题就像是计算要买多少小鱼干一样简单有趣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~ (ฅ'ω'ฅ)
题目大意
这道题是说,有一个士兵想去商店买香蕉(要是小鱼干就好了喵...)。他要买 w
根香蕉。
买香蕉的价钱有点特别哦:
- 第一根香蕉要花
k
块钱。 - 第二根香蕉要花
2k
块钱。 - 第三根香蕉要花
3k
块钱。 - ...
- 第
i
根香蕉就要花i * k
块钱。
这个士兵一开始自己有 n
块钱。问题是,为了买下全部 w
根香蕉,他需要向他的朋友借多少钱呢?如果他自己的钱就够了,那当然一分钱也不用借啦。
简单来说,就是:
- 算出买
w
根香蕉总共要花多少钱。 - 用总花费减去他自己有的钱。
- 如果结果是正数,这就是他要借的钱。
- 如果结果是负数或者零,说明他钱够了,就不用借钱,答案就是
0
。
题解方法
这道题的核心就是计算总花费,喵~
我们来看看总花费是怎么算的: 总花费 = 第1根的钱 + 第2根的钱 + ... + 第w根的钱 总花费 = k + 2k + 3k + ... + w*k
主人你看,每一项都有一个 k
呢!我们可以把它提出去,就像把小鱼干从包装袋里拿出来一样! 总花费 = k * (1 + 2 + 3 + ... + w)
现在问题就变成了计算 1 + 2 + 3 + ... + w
这个数列的和啦。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 等差数列 哦!它的求和公式,主人还记得吗?
从1加到w的和是 w * (w + 1) / 2
。
所以,总花费的公式就是: 总花费 = k * w * (w + 1) / 2
算出了总花费之后,我们再和他手里的钱 n
比较一下。 需要借的钱 = 总花费 - n
但是!如果总花费比 n
小,这个算式会得到一个负数,可我们不能让朋友倒找钱给我们呀,对不对?所以,如果他钱够了,需要借的钱就是 0
。
因此,最终的答案就是 max(0, 总花费 - n)
。是不是很简单喵~
题解代码
下面是C++的代码实现,我已经加上了详细的注释,就像给小鱼干撒上木天蓼粉一样用心喔!(๑•̀ω•́๑)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algorithm> // 引入这个头文件才能使用 std::max 哦
int main() {
// 为了让程序跑得快一点点,虽然这道题数据量不大,但养成好习惯总没错喵~
std::ios_base::sync_with_stdio(false);
std::cin.tie(NULL);
// k: 第一根香蕉的价格
// n: 士兵自己有的钱
// w: 想要买的香蕉数量
// 我们用 long long 是个好习惯,可以防止数字太大而“溢出”,就像碗太小装不下所有的小鱼干一样!
long long k, n, w;
std::cin >> k >> n >> w;
// 香蕉的价格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:
// 第1根: 1 * k
// 第2根: 2 * k
// ...
// 第w根: w * k
//
// 总花费就是这个数列的和:
// 总花费 = k * (1 + 2 + ... + w)
//
// 1到w的整数和的公式是 w * (w + 1) / 2
// 所以,总花费 = k * (w * (w + 1) / 2)
long long total_cost = k * w * (w + 1) / 2;
// 需要借的钱 = 总花费 - 自己有的钱
// 如果自己钱够的话 (total_cost - n <= 0),那就不用借钱,所以是 0。
// 我们可以用 max 函数来轻松实现这个逻辑。
// 0LL 表示一个 long long 类型的 0,这样类型匹配更安全喵~
long long borrow_amount = std::max(0LL, total_cost - n);
// 把结果告诉大家!
std::cout << borrow_amount << std::endl;
return 0;
}
知识点介绍
这道题虽然简单,但里面藏着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点哦!
等差数列 (Arithmetic Progression) 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,从第二项起,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。这个常数叫做公差。 比如
1, 2, 3, 4, ...
就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。 我们题目里香蕉的价格k, 2k, 3k, ...
就是一个公差为k
的等差数列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对于一个等差数列,求和有非常方便的公式。最常用的是:
和 = (项数 / 2) * (首项 + 末项)
在我们这道题里,计算1 + 2 + ... + w
时:- 项数 =
w
- 首项 =
1
- 末项 =
w
所以和就是(w / 2) * (1 + w)
,也就是我们用的w * (w + 1) / 2
啦!这个公式也被称为“高斯求和”,背后还有个小故事呢,主人有兴趣可以去查查看~
- 项数 =
数据类型与溢出 (Data Types and Overflow) 在编程竞赛中,我们经常要处理很大的数字。计算机里的变量类型(比如
int
,long long
)能存储的数字大小是有限的。如果计算结果超出了这个范围,就会发生“溢出”,得到一个完全错误的答案,就像水满从杯子里溢出来一样。int
通常是32位,最大值约是 2 * 10^9。long long
通常是64位,最大值约是 9 * 10^18,非常大! 在这道题里,k
和w
最大都是1000,总花费total_cost
最大约为1000 * 1000 * 1001 / 2
,大约是 5 * 10^8,还在int
范围内。但是n
可以达到 10^9。为了保险起见,并且养成一个好习惯,直接使用long long
来存储所有可能变大的数值,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。安全第一嘛,喵~
好啦,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啦!希望主人对这道题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如果还有问题,随时可以再来找我哦!(>^ω^<)